第四百二十五章话说连城驿2-《我来自黄泉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我沉声道:“你说的那个连城驿,是真的存在过,还是一个传说?”

    李长歌道:“说到连城驿,就得从驿站的作用说起。”

    很多人觉得,驿站只是古代的“官方邮政系统”,负责传递官方文书。

    这种说法没错,但也不全对。

    古代驿站的功能,远远不止这些。

    驿站可以说是官方的招待所,承担过往公差官员的食宿、车马补给;军用驿站还需接待行军将领、信使,甚至临时安置伤病士兵。

    同时,驿站也是军事通信与后勤补给的核心节点,负责传递军报、转运物资。紧急情况下,驿站可临时征用驿马、驿车,为快速调动的轻骑兵提供换乘保障。

    明清时期,驿站又发展出延伸功能,比如物资转运与仓储,堪称官方物流的“中转站”和信息枢纽。不少采风的官员,还会直接与驿站驿卒交流,了解当地风土人情。

    不过,多数朝代的驿站禁止私人使用,但部分时期会对民间开放少量服务,特许传递民间文书——只是需持有官方特许凭证,且收费高昂,仅适用于富商、乡绅等阶层;极少数偏远驿站允许非公差人员付费住宿、更换马匹,但需严格登记,且优先级低于官方需求。

    驿站的占地面积因地点和功能而异,最小的也有几千平米,国内现存最大的鸡鸣驿,面积达二十万平方米。位于边塞的悬泉驿甚至带有瞭望角楼,俨然一座军事要塞。

    因此,所有驿站都被朝廷登记在册,方便往来人员落脚。

    但连城驿,却是一座在册却没有具体位置的驿站。

    我听到这里,不由得反问道:“在册却没有具体位置,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李长歌道:“也就是说,朝廷确实登记了连城驿,每年也会固定拨付一笔钱粮,用于连城驿的开支。”

    “但这笔钱粮被谁收取、送到了什么地方,却没有任何记载。而且,连城驿也从没记录过有官员或将士往来。”

    我皱眉道:“这个连城驿,会不会就是一个吃空饷的地方?”

    李长歌道:“一开始,萧老板也这么想,所以并没留意连城驿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,负责收集情报的鬼神,想起有个鬼差跟他说过:自己住过连城驿,而连城驿实际连着的是酆都城。”

    我眉头一挑:“是连着阳间的酆都城,还是阴间的酆都城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