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天降神火-《我是阿斗,我不用人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姜维细看片刻,发现魏军虽然组织有力,却似乎把街巷掩体看得过重了。他当即下令,军队不在街口冲杀,而是扑入了另一条街巷,然后连着拆除了十三重民宅,硬是打开一条救援的通道,从侧面杀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。长矟和环首刀在空中飞舞,长箭如雨飞来射去,鲜血横流,死尸遍地。季军和魏军都杀红了眼睛,拼了性命。突然,街垒地后方传来声响。两边的屋顶上出现了憧憧的人影,出现了环首刀的寒光。这是雏虎姜伯约亲自出战了。他的亲兵们士兵身手灵活,动作矫健,个个如狼似虎,虽然人数不是很多,但却有着惊天动地的气势。明亮的阳光下,阵头一片刀光闪烁,只听得一连串的惨叫声密集地响起。在历史上,姜维以一郡兵力,数次了出乎孔明地意料,给汉军造成极大的麻烦,此时他已得孔明真传,又带着精兵强将,指挥得力。竟让早有准备的司马懿为之束手。

    司马懿眼看准备周密的伏击竟被突破,一时竟没有继续进攻,他摇头叹道:“季汉人才何其多也。”他下令再包围时,姜维救出王平,竟不回撤,反向里冲击,一边走一边大喊:“洛阳已破,魏军人等。还不早降!”

    司马懿乃天下智者,但凡智者,总是见机得快,希望以自己高绝常人的智慧轻易另对方束手,而不喜欢硬拼硬打,两败俱伤。此时眼见季汉占了洛城西北角,陷了两处城门,在城中打巷战竟没占什么优势。当下立即收扰人马,退入内城。汉军随之占领了外城。孔明驻军在褶龙园,连夜对内城展开进攻,并且大声呼喝,要司马懿投降受死。

    内城。比外城还要坚固,并且洛阳城中大部分的兵器,粮草都被司马懿搬入了内城之中,就算以最粗略地估计。这些粮草也足己供应司马懿渡过两三年的时间。而司马懿并没有受那纸书信地影响,还是坚决地抵抗自己,孔明也不能不佩服他的强韧。

    “司马懿,你还真是一个好对手呢,若是旁人,早被我那封信吓死了吧。可惜,你站在季汉地对面,季汉一统天下的脚步。却是谁也阻止不了的。”

    孔明对内城地攻击连夜开展,当一支部队混乱时,会出现一种现象叫做军惊,混乱的士兵听到任何动静都会吓得不知所措,乱冲乱撞。孔明打算充分利用军惊,力争一举击破内城。但是司马懿虽处劣势,却尽自支持得住,他下令所有人马。不得任意行动。有交头结耳的,有乱传消息的。一律斩首,从他开始,亲自上城守护。与此同时,他不再被动守城,而是组织精干军队轮番出城,破坏季汉的攻城武器。而进入外城之后,季汉的攻城器由于过大,移动也不是那么太方便,所以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内城的计划,无可避免的失败了。

    累日激战,季汉地攻城武器损坏也较严重,孔明下令休息三日再战。他自己带人前往灵台。辟雍、明堂、灵台、太学皆位外城,眼下已被占领。汉末董卓火烧洛阳宫庙殃及太学,其后由曹魏进行整修,只是规模不大。灵帝熹平四年(175年)由蔡邕用隶书写成的石经46块,立于太学门前,称为一体石经或熹平石经。幸喜这些经刻还有保存。灵台则是天下最大的国家天文台,张衡的浑天仪、地动仪皆设在灵台之上。时值秋日,草深木长,寒鸦凄叫。姜维随在孔明旁边,这几日攻城困难,他心下着急,起了满口的大泡。

    孔明望着内城地宫殿房屋,只自微笑:“伯约,破城只在数日之间,你急又何必?”

    次日,汉军集中在北门进行攻击。魏军沉着应战,双方拼命相争,死伤无数。

    这次似乎孔明下了死命令,不下此城誓不甘休,攻城战的第一次真正血肉相搏的短兵接战,五百人组成的先登部队跟司马懿在西北城头殊死拼杀,此后接二连三在这里反复打了不下数十次。自黎明起到午时破开一个缺口,以这个被打开地缺口厮杀最为激烈。据退下来的士兵说,这段城头上到处都是血和碎肉,自己是红的,敌人也是红的,站着的是红的,

    倒下的也是红的。但是直到黄昏时分,魏军还牢牢掌握着内城黄昏,季汉军队摇旗呐喊,齐声鼓噪。司马懿下令冷静对待,谁也不得轻举妄动。鼓噪了片刻,汉军突然间齐声大喝三声,其势有如山崩海啸,然后分开,让出一条向南地通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