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捕羊-《我是阿斗,我不用人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比如说,他不能容忍曹宇在并州大量抽取壮丁参加军队,他一向主张要用范蠡的办法发展商业来养民,用管仲的方法来礼政,这样一来,则百姓知义,将士思奋,然后用之,则一定可以战无不胜。道理很好,讲得通,讲得透,但是他忘了这里是并州,季汉大军压境,曹宇火烧眉毛,岂会听他来心平气和地发展之道?看曹宇不听他的,辛毗发了怒,立刻用出最擅常的手段,他向曹睿写信进行投诉。可是,曹睿才把他调走,岂愿再听他罗嗦,再者,曹宇曹肇皆是族亲,岂能不偏着向着?随手把他的信划归了取暖物资类。于是,堂堂的刺史也只能长叹一声,眼睁睁看着曹宇破坏并州的安定局面。

    再比如说,辛毗不相信胡人,他最愿意使用汉人。可进刺史府一看,这里从上到下竟有多一半的职位都是外族担任,辛毗一想,这不对,我这里怎能用外族?全放走吧。哗拉拉,从上到下,几百胡人便都被他遣归了。等梁习的儿子梁施着急地赶到,已经回天无力了。梁施气得坐在地下痛哭,这是我父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收罗来的各族勇士,他们若离开,地方上必乱,并州再无宁日了。

    这话让他说着了,那些勇士前脚离开,后脚就被智闻所高价收走了--来季汉吧,眼下的天下是谁的?是季汉的,你们那个单于王,不也是季汉的藩王么?你们加入季汉,保证比在曹魏官职要高,立个军功,将来封侯拜将也不是不可能。一小部分不肯随着季汉,可是他们回到自己的部落,也开始心思活动起来。

    正如事后曹肇所说,他已经时时都有坐在火山口上的感觉了。

    这种感觉是正确地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当魏延、李昴、关凤、郁筑鞬四路大军陈兵雁门关。吸引住曹宇和曹肇地时候。在洛阳休养了一段时间的张飞悄悄回到天井关前线。

    天井关向北,便是并州地门户上党郡。上党郡乃是并州第一大郡,郡治长子。南接河东、河内,西邻西河郡,东为冀州广平郡,北接太原、乐平两郡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。其东部、东南部是太行山脉,与冀州、司州二州分界;西南部为王屋、中条二山,与司州分界;西面是太岳山脉;北面为五云山、八赋岭等山地。上党地区地高势险。自古为战略要地,其上党二字的由来,便由于“地极高,与天为党,故曰上党”。上党郡内有四条大河,小河无数,民风淳朴彪悍。

    张飞部一路上翻越太行山,十日之内。连破高都,泫氏两城,驻兵长平亭。距上党的长子城不过数十里。上党太守羊衜大惊,一面在长平设兵把守,一面两路传书。分报刺史辛毗和壶关守将任先,并由任先急报大将军曹真行辕。任先乃长水校尉任峻之子,号称武勇,封都亭侯。此时曹真尚在邺城。手下大将文钦、王双、程武等人不敢轻动。张飞在长平,日夜猛攻。

    这个长平就是当年秦军坑杀四十万赵军的地方,它位于泫氏城北,是上党郡乃至冀州的西、南两方交通咽喉和战略屏障。此处东、西、北三面山,状如箕形,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丹河纵贯全境。境内多丘陵而少山地,除丹河外。又有五大支流呈网状遍布全境。山虽不高却有险可凭,城虽不多却坚固可守,水虽不深却足挡步卒,可谓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。魏军羊衜在高于关、长平关、故关等处扎营固守,依托丘陵于调动部队,依托河谷平川调度辎重运筹转输,保证军队食饮……凡此等等。皆极利于主军而不利客军。所以。当年秦赵两国交战,秦强而赵弱。但老将廉颇在此坚守达两年之久,而秦兵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当然张飞不是秦军,而羊衜所带人马也没有廉颇那样多。张飞行动迅速,攻势凌利,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击破高平关,突破曹魏的一线防御,占领光狼城,进逼丹河西岸。接着又斩木架桥,抢渡丹河。张飞地格言是,管你有什么计策什么方法,只要我冲到你眼前,你什么法儿也不灵。不能说羊衜防守不利,但是兵力相差太大,他无论如何在宽达十几里的锋面上阻住汉军的抢渡?

    只用了三天时间,秦军数年未攻下的长平就被汉军突破,又直逼长子城。

    汉军势大,一向以勇武著称的任先竟不敢来救,张飞派关兴在壶关外守了三天三夜,这才认定魏军不敢出城,于是收兵回来。既然魏军不出城,那长子城也就没有耗下去的必要了,张飞一声令下,全军攻击,一日之内,必要取下此城。

    长子城虽也是一郡治所,但其坚固远远及不上洛阳这样的都城,在长于攻城的季汉部队攻击之下,哪里承受得住,在漫天飞舞地炬石、弓矢、巨弩攻击之下,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,城墙被挖倒,转眼间汉军已然入城。

    羊衜眼见孤城难保,援军未至,回到府衙手持长剑,热泪横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