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旁的静觉,不知何时,业已经泪如雨下,捶胸顿足,在这凛冽的风雪夜中嘶吼不已。 而藤原忠井愣愣地看着那幅字,心中再一次闪过了那个念头。 我藤原教通一系皆为当世之豪杰,却倍受不公,凭什么要如此委屈自己?! 凭什么要一退再退,突然又忆及了那《魏武》中那位豪迈的魏武帝那句犹如晨钟暮鼓的誓言。 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” 藤原忠井咬着嘴唇,打开了第二个锦囊,还是相同的话。 可是,这书法,明显与第一位不是同一个人。 叔侄二人仔细看去,就看到了第一张则是那位高宣抚的签押,这第二张的落款,居然乃是那位大宋宰相蔡京的爱子蔡杳的手迹。 叔侄二人看向彼此,然后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第三个锦囊上。 这一次,则是静觉伸出了他那只满是烧伤疤痕的手臂,拆开了第三个锦囊。 此人的笔锋古拙,童趣味十足,但是那力透纸背的力道,让藤原忠井叔侄感受到了一股子凛冽的意气。 而当看到了那签押的名字之后,一旁的静觉,忍不住双手合十,仰起了脑袋。 “莫非是天命?” “叔父你……” “还是叫贫僧静觉吧,藤原教通一系的命运,如今已然尽系于你一身了。” “贫僧虽然不在红尘之中,却也愿意为主公效死。” “大师,这,这话何意?” “主公你还看不出来吗?宋国有句话,叫事不过三。” “而今,这位对你青睐有加的高宣抚,想必是怜悯我藤原教通一系悲惨的命运,希望你能够振作起来。” “而那蔡、童二人乃是他的挚友,必定与他同进共退。” “主公早就已经被驱逐出了平安京,远离政治,只能在这九州岛上蹉跎岁月。” “而贫僧与静圆被拘于那平安京的寺院中苦修,原本以为,能够逃过劫难。没想到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