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花旦之死-《聊斋:书生当拔剑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等到一众学生议论的差不多时,周羽笑了笑道:“你们不能只去关注故事本身有多精彩。
    而是要学会分析与思索。
    故事中的每个人,都有不同的身世,不同的际遇、不同的处世风格,不同的结局。
    因此,你们要从中去汲取处世为人之道,学会明辨别是非……”
    这么一说,一众学生又一次开始议论起来,各抒己见,以自己的观点去剖析故事中的每一个人。
    周羽则在一边听着,不时也发表几句意见。
    他并不想强行去改变学生的思维,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世界观。
    这些学生都是经过考核与筛选的,至少在大义上,他们不会有什么偏差。
    次日里,一行人继续返程。
    这日里,来到了一处山水相依的小镇。
    此镇虽地处山野,但物产丰富,紧邻官道,而且还有渡口行船,来来往往有不少行商,显得颇为繁华。
    镇里来了个戏班,原打算唱三天便走,没曾想却大受欢迎,场场爆满。
    而且,当地的有钱人家也竞相邀请戏班到家里唱戏。
    于是乎,戏班便留了下来,轮番着出演戏班的拿手戏曲。
    周羽一行人抵达之时,戏班已经在镇里演出了十余天,人气依然很旺,连邻乡的一些人也专程跑来看戏。
    戏班的班主名叫孙淳,他有两个得意弟子,一个叫王成,一个叫李玉。
    两个弟子的年龄都不大,王成十九岁,李玉十七岁,但功底扎实,称得上是戏班的台柱子,当家花旦。
    花旦,在戏台上是女性角色。
    不过登台演出的,却大多数是男子反串女角。
    抵达小镇之后,周羽听闻这家戏班的戏唱的不错,便带着几个学生一起去看戏。
    他看的那一场,登台的乃是李玉。
    刚一上场,台下便掌声如雷,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。
    行走间,如弱风扶柳,袅袅婷婷,媚态尽显。开口一唱,声音婉转悦耳,完全听不出一丝反串的唱腔,就像他原本就是女子一般。
    男子反串花旦,用的都是假嗓,以模拟女子的声音。
    但是,男女终究有别,无论模仿的多像,细细听来总能听出一点点不太自然。
    特别是周羽,他的听力与分辨能力岂是常人能比拟的?
    就连他也听不出一丝破绽。
    或许,这便是戏班受欢迎的原因。
    疑惑之下,周羽不再关注戏曲本身,细细打量李玉……这一看,终于发现了端倪。
    此人分明就是男儿身,女儿魂。
    这与娘炮是有本质区别的,娘炮是男儿身,男儿魂,心理上却是个小女人。
    这在古代,便称作娘娘腔,兔儿爷。
    经过周羽的细细观察,发现这个李玉不简单,也不知是被夺舍还是怎么回事。
    总之,身体与灵魂不属于同一个人。
    难不成也是个穿越者?
    周羽突然产生了一个诡异的念头。
    毕竟,当年他也是穿越者,身体是别人的,但灵魂却是他的。
    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,但周羽至少可以肯定,眼前这个李玉已经不是真正的李玉,体内有一个女子的灵魂。
    这也是他为何能够将一个女性角色演绎的如此传神的原因。
    因为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女儿家。
    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,周羽并未声张,决定多观察观察,看看对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
    等到戏散场之后,周羽借着打赏的机会与李玉聊了几句,倒也没有发现什么疑点。
    之后又与班主孙淳攀谈了一会。
    据孙淳说,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梨园行,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代了。
    李玉和王成都是他的得意门生,李玉入门较早,五岁便入了行,至今已经十二年。
    王成入门较晚,以前是个流浪儿,几年前,孙淳发现其天赋相当不错,便收留了他,让他在戏班里先打打杂,闲暇时学点基本功。
    没想到,王成很快便入了门,令得孙淳惊喜不已,破例将其收为弟子。
    短短几年,王成便成长起来,无论是唱功还是人气都已经与李玉并肩,成为双台柱之一。
    聊得差不多时,周羽告辞而去,说是明日再来捧场。
    没料,当天晚上,镇里却发生了一桩奇案。
    第(1/3)页